协会新闻
Contact us

湖北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协会
邮码:430064
电话:027-67120989

          027-67120996

         027-67120968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武珞路456号新时代商务中心20楼2001室

协会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协会新闻

湖北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新技术应用交流会在武汉圆满闭幕

来源:本站      点击:533      时间:2025-09-18
      9月17日,由湖北省质安总站指导、湖北省质安协会主办的湖北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新技术应用交流会在武汉隆重召开,湖北省质安总站副站长徐建军、湖北省建设工程检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北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刘士清受邀出席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会员单位专家代表、兄弟省份优秀检测机构负责人、地市州主管部门及相关协会分管检测工作的负责同志共计190人与会,本次会议由湖北省质安协会副秘书长周艳平、武汉科正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袁敏共同主持。
 
      首先,受湖北省质安协会的委托,刘士清同志代表湖北省检测专业委员会向大会致辞,他对各位交流专家与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指出协会对本次交流会十分重视,很早就开始策划和筹备,对省内各单位报名交流的内容组织了集中试讲和专家研讨,并决定邀请部分省外同行共同交流。本次交流会共有15家单位作主题交流,内容涵盖了数智化技术在建筑、桥梁、隧道、管网、路基、城市建筑群等多领域应用,对变形监测、安全防控、地质预报、缺陷图像识别、顶推控制与监控、检测管理等多场景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也有新的检测方法技术突破,如:混凝土结构钢筋直径无损检测、既有桥梁基桩完整性检测、金属结构应力检测、光纤传感技术应用等,这些创新与实践不仅助力企业提质增效,还将为行业未来发展注入新动能。
 
      徐建军同志在讲话中指出数字化、智能化正深刻重塑检测行业生态。他谈了三点意见,希望行业把握新形势,深刻认识技术变革的紧迫性;聚焦关键领域,推动技术应用落地见效;凝聚多方合力,构建创新发展生态。希望大家以本次会议为起点,加快推动检测、监测方式从”经验判断”向”数据驱动”转型、监管模式从”人海战术”向”智慧预警”跃升,为湖北建设质量强省筑牢技术根基!
      随后,会议进入专题交流环节,15位业内专家分别进行了精彩的分享:
      (一)湖北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有限公司 科技质量部部长、高级工程师 陈庆敏
      交流主题:《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的建设工程健康监测技术应用》
      内容简介:依托人工智能大模型、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利用AI多模态大模型的分析推理能力,实现建设工程健康监测技术与大模型智能体的融合,解决基于大模型技术在建设领域智能监测运用中的关键技术难题。
      (二)浙江瑞邦科特检测有限公司 董事长,正高级工程师 吴为民
      交流主题:《动态监测技术在城市更新领域的应用》
      内容简介:以“物联网+智能传感”为核心的动态监测技术,实现了对建筑结构安全的7x24小时实时预警,是从“被动抢险”到“主动预防”的突破性转变。该技术高度契合城市更新对存量建筑安全运维的迫切需求,精准解决了老旧房屋“体检难、预警慢、风险高”的行业痛点,为城市安全治理提供了数字化、智能化的高效解决方案。
      (三)葛洲坝集团试验检测有限公司 路桥隧事业部主任、高级工程师    董伟伟 
      交流主题:隧道工程超前地质预报
      内容简介: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核心意义在于提前揭示掌子面前方的地质风险,避免突发性地质灾害,保障施工安全、效率与经济合理性。通过介绍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及发展趋势,以及部分地质预报案例展示,总结了提升地质预报准确性的措施。
      (四)湖南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高级工程师 田泉
      交流主题:《地下管网缺陷视觉辨识系统研究与开发》
      内容简介:管网检测是通过录制管段视频,判断管道缺陷情况及位置,人工记录各项属性,长时间工作造成人员疲劳和注意力分散,影响识别的精度。基于此,开展自动图像处理与识别的研发,实现智能排水管道检测系统。
      (五)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桥梁智能与绿色建造全国重点实验室第三研究所副所长 马啸
      交流主题:《既有桥梁桩基础完整性检测关键技术及研究进展》
      内容简介:针对既有桥梁桩基完整性检测技术难题,分析了既有桥梁桩基础应力波侧向激振下三维干扰效应,提出了既有桥梁桩基完整性相位差检测法,经过模型试验验证,有效提高了检测精度,为既有桥梁桩基完整性检测提供了新思路。
      (六)江西恒信检测集团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严超彬 
      交流主题:《智能检测与互联网融合在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过程中的探索与实践》
      内容简介:传统检测管理面临数据滞后、效率偏低、监管难等痛点,智能检测技术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正成为破局关键。本次分享将聚焦恒信检测在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过程中的数字化转型探索实践,实现检测流程智能化、数据管理透明化、检测报告签章电子化。
      (七)武汉华中科大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负责人、高级工程师 肖宏笛
      交流主题:《桥梁智能顶推控制及监控系统研发》
      内容简介:本项目研发实时计算仿真平台、虚实交互接口及监控平台,显著提升施工及监控精度、效率与安全性,实现自动化与可视化。
      (八)武汉中科科创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部门负责人、高级工程师 李潮雄
      交流主题:《检测机构信息化管理体系——策略研究与应用实践》
      内容简介:本系统架构适用于室内试验,也能对建工现场试验的要素全面覆盖,并实现多维数据融合和流程管控。在实践中按照分步实施、循序渐进、持续改进原则,为后续集成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智能技术奠定基础。
      (九)昆山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博士   顾盛
       交流主题:《既有房屋结构内部钢筋直径的无损检测技术》
      内容简介:混凝土结构钢筋直径无损检测是行业技术瓶颈,传统电磁感应与雷达法难以精准测量,长期依赖剔凿。针对城市更新中的鉴定需求,采用X射线DR成像技术与多场景尺寸修正算法,首次系统实现了墙、柱、梁、板内钢筋直径的无损高精度检测。
      (十)武汉汇科质量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总工程师、博士 徐坤
      交流主题:《AI视觉监测技术的应用探索》
      内容简介:先进感知-AI视觉监测设备具有高精度、长距离、低成本、轻量化、自动化、稳定性强等优势,目前已成功用于基坑监测,同时融合北斗、无人机实现大范围、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的边坡监测,可推广至桥梁、隧道、光伏发电、房屋体检等领域。
      (十一)中腾智信科技(湖南)有限公司 副总、高级工程师 胡泽超
      交流主题:《天眼织网,全域感知:基于InSAR技术的天空地一体化技术在城市建筑群安全防控中的创新应用》
      内容简介:通过基于InSAR技术的天基遥感与无人机、地面传感器构建一体化监测体系,实现大范围、高精度、全天候的形变监测,有效识别沉降等风险,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安全管理水平与应急响应能力。
      (十二)湖北神龙工程测试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质量部部长、高级工程师 方程
      交流主题:《基于纹理特征和支持向量机的路基病害探地雷达图像识别方法与应用》
      内容简介:探索采用Gabor滤波器提取路基探地雷达图像的纹理特征,结合支持向量机对病害类型进行分类训练,显著提升路基病害识别的精度与效率,对工程检测智能化具有重要实践价值。
      (十三)武汉市中心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副总工、博士 张曦
      交流主题:《AI人工智能技术在工程检测中的多场景应用研究》
      内容简介:本研究基于可见智核(AI-DIYbox)平台,融合人工智能与工程检测技术,通过专业模型与多维数据融合,实现了建筑外墙与道路设施等多场景智能诊断,显著提升检测效率与精度,为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可靠可借鉴的解决方案。
      (十四)武汉中科创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研发总监、总助、正高级工程师 韩志雄
      交流主题:《基于超声波原理的结构应力检测》
      内容简介:聚焦于各种金属结构件应力检测需求,通过横向对比主流测量方法,深入解析超声应力检测的核心原理与技术优势,结合实际案例展现该技术应用价值,最终立足行业需求总结技术的发展前景。
      (十五)武理加固检测(武汉)有限公司 总经理、教授 符晶华
      交流主题:《光纤传感技术应用于大型土木工程安全监测案例》
      内容简介:介绍光纤传感2.0的核心技术,即新一代光纤光栅阵列传感技术在传感容量、传感间距、传感距离上的技术突破。介绍该光纤传感2.0的应用场景。重点介绍该技术在大型土木工程如机场、地铁(隧道)、桥梁、高铁等方面的实际应用。
      此次会议由武汉岩海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武汉中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建科科技有限公司、杭州爱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武汉中科岩土工程技术培训有限公司协办,也得到兄弟省份优秀企业:浙江瑞邦科特检测有限公司、湖南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江西恒信检测集团有限公司、昆山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中腾智信科技(湖南)有限公司对本次会议的大力支持!
      会议召开一天,交流内容丰富,技术特点突出,是一场检测行业技术人的交流盛会,各单位从不同应用场景阐述了对检测数智化技术的研究及检测新技术、新方法的开发与应用,是集体智慧与创新的体现,对行业技术升级和产业转型必将产生深远影响,也为建设湖北质量强省筑牢技术根基作出突出贡献。